

3月1日上午,一年一度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,共有212项成果荣获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。这些项目或围绕国家战略需求,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;或聚焦高精尖领域,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供给;或与民生需求对接,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,全面提升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性和影响力。天普新能源的太阳能替代燃煤供热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,与环境保护等民生改善需求对接融合,凭借出色的示范效果荣获了201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。 
该技术集成太阳能、热泵、全年蓄热等清洁能源技术,对煤改清洁能源应用技术首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,涵盖了适于北方不同地区应用的系列技术方案和产品配套方法,研究示范北方地区无煤化供热优化综合解决方案。****化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,为治理雾霾提供可行有效的技术措施。充分展示了天普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应用创新。


研究了季节蓄热太阳能热利用技术,并形成标准化的系列产品,在满足冬季供暖的前提下,全天候提供生活热水,与燃煤供热相比,节约运行费用80%以上。


研究了适合山区的太阳能空气源复合供暖技术,将直接得热和空气间得热的太阳能有机结合,使用空气源热泵消耗少量电量,基于此技术的系统产品和电采暖相比较,节能70%以上。 
研究了适合平原地区的空气源热泵高效供暖技术,通过提高低温空气的能源品质,使用范围更广,利用价值更大,和电采暖比较,节能50%以上。


研究了设施农业太阳能自利用供暖技术,提出发挥设施农业自身的温室效应,全季节收集太阳能,蓄存在内部地下土壤中,需要供热时提取使用,实现此类设施的煤改清洁能源替代方案。 

该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,实用新型专利8项,形成行业标准1项,并相继获得部分地方省市及行业机构的科技奖项。已在北京村镇、学校、公建等无煤化改造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,节能环保效果显著。 
|